金鹏,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洋科学前沿》杂志(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副主编。主要从事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7篇,获2017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第四完成人),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1项。

3月初,高校纷纷开始线上复课,老师们都化身成了知识的“带货主播”,金鹏也成为了其中一员。从一开始“被迫营业”到如今成为“黄金主播”,他收获了学生的无数好评。他用实践架起了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桥梁,在尝试中发现了线上教学交流的更多可能性。
学生们对抽象概念、复杂知识的接受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任课老师是否和他们在同一“频道”上。如何在一门公选课中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如何让学生觉得一门课程妙趣横生?金鹏开设并主讲的《全球变化下的海洋》这门课程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上课模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取课程知识,除了引用前沿的专业资料、经典教材以及权威科学机构如IPCC、非政府组织IUCN等所发表的科学报告和论文外,金鹏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坝幸晃豢蒲Ъ以谙耐哪郴鹕娇诹耆缫蝗盏丶觳舛趸嫉呐ǘ缺浠?,从而研究出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第一手资料……”在课堂上,金鹏从一个小故事切入,引出了“全球气候变化”这一概念,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既能激发兴趣,又易于接受新的名词。此外,他穿插着曲线图表辅助说明,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堂内容?!笆褂醚蚪ソ姆绞讲唤隹梢蕴岣哐蔚淖⒁饬?,还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好相关知识?!?/span>
除此之外,在学生理解概念后,他常常提出一些与专业知识、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发散他们的思维。而他所提出的问题常常令学生脑洞大开:“植树造林是解决气候变化的万能药吗?”“你是否同意多‘吃素少吃肉’能缓解气候变化这一观点?”“你们如何看待罗马教皇称新冠病毒是大自然对肆意破坏生态的人类的报复这一说法?”……在金鹏看来,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设置提问,都是帮助学生从单纯输入知识转变为知识输出使用的方法,且达到理解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同时,金鹏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促使老师与学生成为课堂的“双主体”?!疤岣哐牟斡敫?、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这门课的一份子?!蔽嗣植瓜呱辖萄薹娑悦婀低ǖ囊藕?,他通过课程直播软件的弹幕、屏幕共享、语音连线等功能进行互动交流,并尝试突破理论性课堂的定式,通过“鼓励学生打开麦克风”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且有针对地进行反馈。正因如此,金鹏的课堂从不缺少活跃和热闹的气氛?!拔抑圆捎谜饷炊嗷ザ绞?,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更主要是想让学生明白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家园?!?/span>

(学生才艺展示:诗歌《夜潜》)
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金鹏还会通过让学生“反馈课堂”以建立起与每一位学生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课堂反馈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知识,还可以涉及到个人才艺的展示,如摄影作品、绘画作品、书籍、电影等内容?!霸谘蠢『臀掖鸶吹恼庖还讨?,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认真对待时,会进一步激发表达和倾诉的欲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关系才变得更为亲密?!痹凇拔藁安惶浮钡慕涣髦?,甚至有学生将课堂反馈当作树洞,与他分享了自己与妈妈的故事,令金鹏无比动容。金鹏以真诚待学生,不仅与学生连接起紧密的纽带,也让他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学生手写观后感及课堂反?。?/span>
一门优秀的课堂,从来都是老师与学生“同频共振”所产生的化学效果,这或许也是教育最美好的境界?!拔艺饫镉幸黄兜暮?,等你来自由冲浪?!苯鹋粼诳翁檬导猩羁痰馗惺艿绞ιザ镊攘?,而他也期待生动又不乏高效的互动型教学模式能够让每位学生受益。